結合實體與網路的混成進修模式

      局裡正整合各級研習活動,報名系統也將轉移到校務行政系統了,自己想好好把『學校本位網路進修』當成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規劃加以論述,先把以前那篇投稿 挖出來參考。 「學校本位網路進修方案」的操作型定義為「以學校為運作單位,利用數位平台之支持,配合校務發展與教學需求,所規劃結合實體與網路形式之混成研習模式」

      實體教學與網路教學各有其優點與限制,加以網路教學應用的觀念尚未普及,吾人建議規劃進修模式的選擇思考點不應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而是思考如何善用與組合實體與網路進修的優勢互補,以符合實際需求。混成進修模式,就是在理論與實務考量下,依進修主題或實際需求,適切地結合實體教學、網路同步或非同步教學模式,來規劃進修方案(Throne, 2003)。
      即使在規劃網路教學活動時,仍必須兼顧成人學習的特性,與原有教學工作經驗結合為主(游光昭、李大偉,2003),同時在教學經營中,鼓勵大家彼此分享自己的數位化教學歷程檔案。善用網路非同步的教學互動方式,可以讓教師依據自己的時間與電腦經驗,自訂學習步調,教學活動中則鼓勵大家勇於探索,提問與自我檢視,以培養其自我導向學習的習慣與負責態度。    
      洪雪芬(2002)以K12 數位學校為例,探討提出E-learning 融入數學領域教師進修之實施中,提出二項網路課程實施方式:(1)網路課程採CRC 運作模式,亦即Cyber World+Real World+Cyber World,網路課程除教學平臺教材呈現、討論與互動外,另須配合實體面授,使網路(Cyber)與實體(Real)不斷交互運作,唯有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整合,才能落實資訊融入教學的理想。(2)面授與網路課程的目的:面授課程可以讓參與進修的教師認識網路教學平臺功能、瞭解網路教學活動安排、進行師生聯誼等;網路課程可以讓參與進修的教師進行跨縣市、跨時空的對談及討論,彌補傳統教師研習深度與廣度的不足。而面授課程的安排是否新穎,將影響教師參與的意願。
      從學校層級運作來看,辦理教師實體與網路進修的混成模式與漸進過程,也能促成逐步推廣校內師生網路教學應用的機會。以下將以實務經驗和運作建議說明混成進修的漸近規劃方式:
1    支援既有研習活動
      在既有的進修形式之下,往往因為時空限制,無法參與進修或深入討論,可以先將研習的相關講義、網站連結整理好,建置於教學平台中。同時,若規劃有教師實做或議題討論的部份,就可以在此互動討論,給予充分時間實做之後繳交。若是研習時間較長,必須分數週舉行,這樣的支援應用更顯其效益:一來可以持續彼此的對話,也能促成老師將研習所學理論印證於工作實務上的經驗分享。
    在教育局的規劃下,可以利用教學平台整理相關教材資源,提供各校辦理校內實體進修。例如台北縣93學年教師資訊素養與網路安全課程研習(台北縣教育局,2004),應用台北縣K12數位網路學校,建置一門「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課程,整理教育部、智慧財產局與相關新聞案例的報導,由局端利用全縣資訊組長會議進行說明後,由各校進行實體研習,講師可由校內教師推薦擔任,而相關講義、網站與討論議題,則由網路課程提供支援。

2    搭配規劃實體與網路課程

      如上述所言,若校內教師漸漸熟悉教學平台的操作之後,可以適時地將研習課程規劃為部份應用實體與部份網路學習。例如可以在實體活動前,將相關教學影片與簡報提供學員學習,並上網討論,等到實體研習時,就能更加善用保貴時間,進行更深入的課程探討。尤其講師與學員都能彼此扮演不同的教與學的角色,更能促成教學相長與知識分享。
      以大規模學校教師人數眾多而言,即使校內進行教師實體研習,仍面臨場地受限與電腦教室不足的窘境,此時即能利用大演講廳的集會形式,先向全體教師介紹網路進修的進行方式,再依需要來規劃分組(可依年級或領域)的實體進修活動。
      同樣地,縣市教育局或輔導團可以規劃相關課程,調集各校代表教師進行培訓與說明,再由種子教師返回辦理實體進修與網路互動,也是從行政層級觀點來思考的混成進修形式。
      由此可知,適切規劃實體研習與網路研習的組合,既可節省經費,又能突破場地人數與上班時間之限制,更能保障與持續研習效益。

3    結合教學實務進行系統整合
      此時仍非以網路研習取代所有實體研習,而是依不同的需求與實務,規劃實體或網路的適當組合。希望能促成教師主動學習的自發性專業成長,依即時需要而能從網路教學系統中獲得所需知能或尋求相關人員協助。
      此外,教師可以將習得的知能立即轉化應用於教學現場,也利用混成式網路教學概念與教學平台,推廣到全校師生的教學活動中。如此教師們的知識管理與教學歷程都可以有更好的紀錄、保存與分享。此時,將可見到數位資源的利用將更為有效多元,同時在經費的支付上則呈現更高的投資報酬率。無論教師或學生,建立起自我導向學習的行動力之後,隨選學習(Learning on Demand)的概念將促使我們達成資訊教育總藍圖「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的願景(教育部,2001)。
      實體進修形式,有人際互動,即時解答的優勢,卻也必須付出較高成本,以及特有的時空限制。如何善用網路的優勢加以結合,才是可行之道。在規劃實施之初,利用系統化教學設計原則(Dick & Carey,1996),進行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自能有效地規劃符合實務的混成式進修課程,並能保持彈性而立即調整改進。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