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驗采風集」採訪~AI對教與學的機會與挑戰

      接受新北市教育局「創新實驗采風集」採訪,本來約在週一下午,結果那天吐到厭世而延到週二以線上進行。近一個小時的天馬行空聊,感謝柱勝迅疾專業的精準整理,這可比逐字稿、AI摘錄來得更傳神呢!
      專訪 新北市智慧學習輔導⼩組諮詢委員   張原禎 老師

      當談起數位教育的可能,張原禎老師熱情地談起這 20 年來參與新北市數位教育的點點滴滴。從數位學習精進計畫、 疫情下的遠距教學、生生有平板政策, 到今日火熱的 AI 應用,張老師毫不藏私地示範教學 AI 工具,並深刻指出應當留意數位應用對中小學生產生的問 題。期望本期張原禎老師的訪談內容, 能帶給關心及想認識數位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們啟發。 

 
問題一、AI 融入臺灣的教學現場能為師生帶來哪些正面效益?
      數位教育或 AI 對學生的效益可分為兩個面向,與學生直接相關的是幫助學生的自主學習、專題探究等主動學習資源與成果更加深入。如果再搭配平板,學生可以獲得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
另一層面是間接的效益,此也是更為重要的影響,是 AI首先要帶給老師、行政人員、家長幫助。AI 能協助大家省下搜尋、整理資料所耗費的大量時間, 還能提供更多資源,讓教師有空間發揮創新與教學精進,我會在接下來⽰範實際應用 。
 
問題二、教師如何善用AI 融入教學?
      以現在 ChatGPT 或 Notion AI 來說, 人工智慧能幫教師豐富教學內容,像是搜集教學素材、教學建議,可以提供教師課程設計的草稿。
以海洋保育PBL課程為例,我們可以詢問 AI 海洋保育建議的專題式活動有哪些?不超過 3 分鐘,它就會列出很多建 議可以讓老師參考。
例如我們用Notion AI,有個用英文詢問 AI 的秘訣,就是請它給出 A-Z 的建議(A to Z suggestion),就會列出至少 26 個建議。老師再以自己的專業,判 斷哪些適合帶學生執行,或自己延伸創新。
此外,網路合作可引入更多教育資源。 老師可以透過 AI 生成一篇向企業提案的計畫書,現在企業很重視社會責任 (ESG),這可連結到教育。例如參考AI建議,寫信給台積電主管,邀請工程師來帶孩子認識半導體產業,既專業又深入。
AI 能幫助老師省下很多自己發想的時間,提供草稿與思考基礎,讓教師發揮更多珍貴的時間在帶學生執行與實踐。 
 
問題三、如何改善 AI(或各種數位工具)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我認為 AI 可能遇到的挑戰是何時介紹給孩子,因為中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他們很有可能自己摸索 AI,而使用得不恰當。AI 能提供很廣泛的資訊,當學生誤用在爭吵時,很容易導致傷害與他人關係。
其次,因為 AI 很能提供我們「看似正確」的答案,教師必須設計讓學生 keep them busy,持續思考高階的問題,而不是一下就從網路上找到。有一句深刻的諺語說「有了答案,就停止學習」。AI 應協助學生滿足並激發好奇心,而非幫助答題的機器。
所以,我非常希望孩子第一次接觸 AI 是老師、家長陪他們一起,讓親師合作教導孩子如何負責任地善用數位工具,瞭解 AI 是幫助自己實現夢想的最佳工具。
 
問題四、請問張老師如何看待「生生有平板」政策帶來的效益與實施的挑戰?
      目前這項政策剛在推動,我想數位載具能為教學帶來超越傳統課堂時空的限制。假設進行專題式教學(PBL)時,平板可以促進學生、老師的跨校合作。例如做海洋保育專題時,A 與 B 國小可以發展合作學習。
A 國小可能在市區,可先做文本閱讀的準備;B國小位在鄰近海洋的地區,老師可帶學生進行田野調查。一段時間後,A 與B兩校的學生先在網路上討論,最後再安排到現場實體踏查,實體地合作學習。
然而,目前生生用平板的政策推出不久,硬體設備尚未準備齊全。政策仍然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這裡我舉出 三個例子。
首先,大校的資訊組必須負責管理全校一千多台平板,但實際使用者都是課堂老 師。生生用平板政策增加資訊組長的行政壓力,希望教育部能多給他們獎 勵與支持。
第二,軟硬體設備目前尚不足,以硬體而言,都市大型學校很需要老師願意使用數位載具,學生才能真的使用 到,因此是很需要爭取的。此外,從 軟體來看,臺灣未購買國外的教育 App,而國內教育軟體正在研發,需 要一定的時間發展。
第三,部分老師習慣傳統教學法,因而僅是讓平板用來傳播老師上課的內容,而非讓學生自己摸索、建構超越 課堂的學習,這樣未能發揮數位載具的優勢,仍待多多推廣。
所以,我還是認為要先讓數位科技幫助教師,老師真的體認到數位科技的好處後,自然地能應用在學生的學習上。
標籤: AI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