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能力

語文教學的「聆聽」教學,不僅只是語言表達內容的正確接收,也包含了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素養,確實把握正確的聆聽方法,同時還希望能聽出對方的表達態度與技巧,懂得欣賞聲音裡的表情與意涵。

視覺可以感知認識外在世界的人與事物;聆聽則能進一步藉由互通的語言表達、了解彼此的內心思維。不僅聽得見還要聽得懂,接著思考應對,再以口語或是文字加以表達出來。藉由聲波的傳遞,聲音所能傳遞的語言內涵有其直線的時間順序,而聆聽能力則包含有內在思考的反覆誦讀、思考網絡開展的分支性,再加上視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輔助,聆聽能力的養成,實包含許多複雜的心理面向。

在傳統教室中,老師必須扮演聲音來源,自己一方面帶領唸出,同學跟著覆誦;一方面還必須確認學生是否聽得清楚與正確,想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的聆聽技巧,實難兼顧所有情況與妥善應對。利用數位工具與資源,老師可以事前製作與蒐集現成可用的語音素材,在教學活動中搭配簡報,配合多媒體的呈現形式,讓圖像、影片、字幕同時或依序呈現字或詞句的語音檔,在學生聆聽練習時,就能有更充裕的機會,觀察學生的學習並提供即時性的回饋。教學過程中,還能視需要反覆地播放,並提醒學生驗證特殊的語調或是隱含其中的表情,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效。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自九十一年開始執行,其中由中央研究院計畫主持之一的「語言典藏計畫」,涵蓋有不同語言的多個子計畫:
 

「新世紀語料庫」, 以多媒體的資源方式,收集典藏日常口語的語音資料,同時加註聲音檔的音標標記,以主題串連方式,有系統地蒐集語音紀錄,在搜尋應用時,可以按照對話、對白或朗讀的內容,以及說話者性別、年齡的選擇後,找到教學設計中需要的語音素材。

「台灣南島語典藏計畫」:完整蒐集成立台灣南島語的語料庫,詞彙庫與語法。除了建立多種台灣南島語言長篇語料庫,並整理出中英文翻譯,也將聲音檔案配合地理資訊系統,了解台灣原住民族的族群分部與各族語言之間的關聯性。

「閩南語典藏計畫」,涵蓋閩南語和客語,建立歷史語言與分佈變遷資料庫,並且針對空間分佈下族群應用語言的狀況,以及語言典藏後設資料建置的概念,發展出語言座標的想法,藉以從典藏的數位資料中提取知識。研究計畫不僅利用各種方式延續語言的生命,蒐集和保存現有的語料,更必須加值發揮的是在教學的應用面:師生可以利用需求導向的方式輸入關鍵字或選取查詢,找到合適的語音素材檔案,安排於合適的教學活動或引導學生自學使用,讓學習語言的聽力素材豐富完整而不匱乏。

前述的「生活臺語百寶箱」中,尚有《生活臺語》,提供老師帶領學生從生活上食、衣、住、行、育、樂六方面,學會生活中簡單的句子。以及縣市多成立有鄉土語文教學中心或網站,例如
建置於高雄縣茂林國中小的魯凱母語教材網站
,提供常用的魯凱語生字與句子語音教材,搭配文字的說明,利用滑鼠點選該字串即能播放魯凱語的發音。
除了語音素材之外,歌謠不僅包含文字語句的表達,又加入旋律與節奏的組合,可以增加聽覺的豐富度,藉由樂曲的情感表達,往往能夠加深聽學者的印象與學習的興致。

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製作的「台灣歌謠傳唱」,收集國語、閩南語、客語和原住民語等四個不同族群的歌謠,從歷史沿革介紹、歌謠教與相關作者、樂器介紹等,還提供歌謠MTV,在歌聲中,引導學生不僅能聽賞、能吟唱不同族群語言的歌謠,也對各個族群文化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了解。

收聽英語廣播新聞或教學節目,相信是許多老師求學時,自我學習英語聽力的經驗,各家廣播公司也多將節目的播送再利用網際網路傳達給聽眾。例如:ICRT Headline News (參考附圖11)
結合廣播節目與多媒體學習光碟,除了收聽節目之外,電台DJ還會上網授課,系統也提供練習與評量,可以逐字校正發音的正確性。或者如空中英語教室教學節目,除了線上收聽、光碟MP3語音檔案之外,也與中國時報合作「中時空中英語教室」,提供線上教學影片。

若想藉由網路來收聽廣播節目,可以利用handy hiRadio ,她內建超過 70 個華語電台,並且可以新增、編輯自己的網路電台清單。

眼睛可以閉起來不看,耳朵卻無法閉起來不聽。多樣的聽覺資源,有賴老師慎選並安排於教學活動中,這些用心準備的教學檔案,加上事前整理豐富的網路資源,還可以反覆利用,提供做為學生課後自學複習之用,增進自我精熟學習。

光碟影片或英語電視節目的妥善利用,可以作為輔助聆聽教學的資源。現有DVD影片(尤其是英語發音的),多有雙重字幕可供選擇,在觀看影片時,輔以適當的中、英文字幕呈現,可以輔助訓練聆聽能力,加速學習的效果。電腦可以直接針對聲音加以處理。利用錄音、音效處理軟體與播放程式,讓聲音可以暫停、調整播放速度、任意段落反覆播放,尤其對外國語言或鄉土語言的聽力訓練與會話練習,都能提供相當的便利性。

除了教師自己利用電腦麥克風與音效卡錄製語音教學檔之外,也可以指導學生在聽完發音示範後,利用錄音軟體或錄音機,錄製自己的發音檔案。藉由教學活動安排與策略運用,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或是回饋指導學生的作品,也能實施同儕觀摩互評,建立多重回饋、反覆練習的機會。

在聽講過程中所寫下的筆記,都只是依隨時間順序的線性記錄,可以利用文書處理軟體進行聽講筆記紀錄,加以編排或補充自己的想法,藉以訓練學生系統化地紀錄聆聽的內容。若進一步安排觀摩他人的聽講摘要,彼此發現自己疏忽之處,學生又能學習到更有效率的聆聽、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的聽講素養。
 

標籤: 語文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