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人己、際、境、機』整體運作

      週六在八里值班,下一整天的雨,遊客自然很少;而由於已搬遷到大觀國中,服務台也沒擺設電腦了。所以,看看書、畫畫圖,除了工作規劃之外,也玩心大起地畫了一張將來想看大腦與Google眼鏡之間的教學應用參考。說是圖,其實是字詞的疊加,我先從人己、人際、人境再來看人機,也整理自己曾寫於『大學塾』或是新興概念字詞的定位。先看風景:

attachments/201305/0150741498.jpg


      從人己來看,想的是學生與教育的關聯:由大腦的可塑性看教學的多元機會,從多元智慧角度看學生的個別差異;因而有大腦相容的教與學的說法。還可以參考Bloom的認知運作行為: 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操弄或處理著不同的知識內涵: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程序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而從思考的探究、論證來看,其實生活中有隨處可即的學習機會,思考,也針對著what、how、why來運轉,從而有著who、whom與時空參照的對應;終是希望建立於真實、有意義,符合21世紀能力探討的4C(批判思考問題解決、溝通、協作與創造創新)能力觀點。

      人際面: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而在學校、班級的群體中,同儕的互動也逐步影響了孩子們,從1:1個別化學習到小組學習、學習共同體乃至大班式教學,都有著不同的人際互動形式,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ASSURE)與教學事件(Gagne)的鋪陳中,除了自身的教學風格與特質外,一定先兼顧所教授學生、班級的特質,進而在教學領域主題、教室環境經營方面加以搭配結合。小黃的三角形,代表的是老師、學生與小組,我想著學習活動的時間流裡,不外乎這些由現場成員所組成的交流模式,日後加上科技、網路,也都必須以人際間有意義活動為運轉主軸才是。

      老師幾乎可以主導著自己的教學環境,經營於課程計畫與學習場域,我也看到Ubd的課程設計模式、翻轉教室觀念,而在衷心期盼能營造學習心流、從教學當下持續延伸之際,也提醒自己『週捷輪、臨致靈』的務實踐履。在學校系統裡,看到一些不錯的指標與框架系統:如資訊能力的多人版NetS、T、A,教師的TPCK、以及學校的School2.0概念。從學生、家庭、社區,加上學校、社會到地方與國家、世界,從整體脈絡來看我們可以提供孩子的學習機會,我喜歡etheme、讀報與google、moodle應用,結合成為webquest、epbl的探討。

      最後才看人機面。科技的進展總帶給教學現場一些想像、挑戰或壓力。持有載具的機會,1:1是個理想、BYOD也值得嘗試,然而,我始終認定需要老師也能善用這樣的科技連結機會,先能流暢自持地應用與融入教學設計、行動中,才有可能看到(或引導)孩子們也善用科技於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時光裡吧!看到這篇『10 ed-tech tools of the 70s, 80s, and 90s 』,一方面懷念著OHP、電子雞,也再期盼一:個別化學習網絡、更適切的腦機介面,總相信每個孩子與老師,都該值得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App。

      呵呵,畫文字圖當草稿,想串成文段,還是簡略了些,請多包涵。也想多作些連結、再慢慢整理。

attachments/201305/7600971268.jpg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