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從2010『一機每童』 (呵呵,只有一台iPad,想讓每個孩子都玩看看) 到昨天20200629,自己算是第一次、真的發下iPad進行教學(另文整理)。重看iPad部落格文章,回顧當時初玩iPad1的想法,到現在思考如何在新北各校皆能普及與善用。 十年前這樣寫,現在看也仍受用呢:
      想探討『iPad在教學上的應用』,總會先看自己『原來(目前)怎麼教』?有了iPad後,如何與現場既有的科技設備與網路應用交互整合、混搭?而自己原有的ICT習慣、想法,又該如何調整,轉變?
      先拋出一個議題:當我們讓孩子們使用科技設備時,你擔心他們不會用嗎?或者,你能如何確保孩子們『只會』投入學習,而『絕不會』東摸西摸或分心玩別的?電腦如此,我相信iPad更是。我的想法是:真想發揮第一項優勢,就更要設計與規劃教學流程,同時,認真尋找或投入研發專為學習而製的App,並善用於教學中。

      以下藉「36 Core Teacher Apps For Inquiry Learning With iPads」與相關圖文,整理一些iPad Apps呈現框架。

attachments/202006/1987310546.jpg

※iPad App Evaluation Guide,Apps檢核簡報,整理多圖(BLOOM、多元智慧、21世紀能力),還有檢核表文件 (PDF)

attachments/202006/2138322824.jpg attachments/202006/7682526144.jpg attachments/202006/7646377431.jpg

Remix of One to World iPads using Bloom's and SAMR ,利用ThingLink方式動態呈現很棒!

attachments/202006/8314740685.jpg

另一種整理呈現Bloom's and SAMR

attachments/202006/5009433859.jpg

      利用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以iPad做為內容創建工具,也是展現自己學習表現的好方法!

The student as content creator - 15 Content creation apps for in the classroom
attachments/202006/6545809521.jpg

解決問題、提升滿足、創造價值

      看到這本日本書寫到問題解決跟價值創造的全技法,提醒我真正想做的東西。一方面印證利用邏輯思考來看這是相通的,二方面就是這樣的完整性,也幫助(提醒)你自己更該好好寫。這篇先整理圖中手稿上九宮格的發想(那時格本用完),回台後再持續整理。在早餐店些用Google文件說錄,再回AIAI House整理完成,說來,「選早餐店」,也可以利用這三段思考來選擇呢,哈哈!

attachments/201810/4496663326.jpg attachments/201810/1732897341.jpg

解決問題

      你思考的是解決眼前的問題,或者是思考就未來完成式的願景,哪一種問題會給你比較好的正向驅力呢?

      先看看問題是什麼?有誰發現問題、有誰受到問題的困擾,而這個問題是緊急還是重要,是數量或品質上的不足或過量?以及一些強度或其他屬性的狀況。

      這個問題是現場感覺、看見的,還是屬於想像的?是自己的思考,還是為了他人或被別人思考呢?

      接續現在既成狀況、做法和過程,我們可以添加或者導入什麼?對一些未知的東西,我們不確定成效如何?

      有沒有在既有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整合的系統觀,還是說只看得紛亂,只有短木片或需要登高者,甚至我們懷疑(期待)怎樣的投資報酬率?

      先具體的描述對現在跟未來的差距,如果看到的是機會,這就是個值得挑戰的問題。

      是看到想到或者是有如何識別問題?這能力可以持續提升,也能探討後設思考。

      Jonassen(12 )、Bloom 都有問題集適合教育現場。如何確保有效果,能夠同理當事人、還有當責的企盼嗎?

attachments/201810/5390009833.jpg attachments/201810/8540466096.jpg

提升滿足
      這是在個人行為的動機層面,我的質跟量有提升了多少,才會感覺滿足呢?這是因人而異的。

      如何一步一步來推進,在行動跟時間的人事總體交互運作下,是否可以感覺可視化(實體或數據)的進展?

      用創新擴散來說,你掌握可以出手的地方,採用相對優勢的槓桿機會,讓人家採我的運用推薦?

      是否讓相關的當事人持續在意跟互動聯繫,而且在行動中漸漸的減壓而且增益? 真的有看見不一樣,讓當事人、當責的自我感覺是否真提升?而且再有意願持續行動?

      在還沒有達到一個結果之前,也要保持寬心、協同,然後自己本身也是斜槓著(多重角色滾動)

      樂觀具有正能量也提醒:保持初心,來回看這樣的自我調整學習。

      有科技跟數位的槓桿運用,先提供一個待用清單,同時提供後設的Konw How,進一步來設計,有些是屬於緊急效果,也有些屬於常態穩健的,都要兼顧。

      讓CP值和ROI提升的新想法行、行動、政策,還有新的心態,先有再好。

attachments/201810/5717151941.jpg attachments/201810/8359164269.jpg

   

創造價值

      這個範疇可內化至習慣,關於人生和意義,以及你所在場域的心態,是否增加了利益、也避了風險呢?

      當你知道自己可以幫助他人時,感受到進步,就會更有內省力和內聚力的提升。

      同時一定要集智聚力。這樣的的經歷可以淬鍊元素,建構可持續擴展的網絡。

      執簡馭繁:Know how,why,what,And then?next 3 steps之從容自由。

      從以前到未來,具體描述真正達成的樣態:未來已來,也建立一個慣性的持續延伸跟網路,確保有效assure!

      這些經驗可否轉換、也產生出新的問題呢?信手拈來隨想而發、而至。

      讓人覺得會記得你,沒有你不行,或者沒那麼好辦事的黏著度(這是事實但平常不說白,哈哈!)。但莫忘本心初衷,相信彼此能陪伴你我,共有好心情、看見不同心風景!

attachments/201810/9272788137.jpg attachments/201810/0544833678.jpg

慶生感恩~看圖說文

      49歲(50虛?)生日這天,謝謝大家線上、實體的各式祝福,無以為報之感恩,還是繼續認真玩想。

attachments/201807/6428300220.jpg attachments/201807/9131629639.jpg

      這張大圖筆記,始於在教研中心會議室牆面的畫想思考,印出帶著在幾天裡邊看邊想,繼而在香港返台前機場的分段說錄文字,今晚順好文句,也檢視自己看教與學的全貌~嘿嘿,學科考筆記可用。

1、解決問題,提升滿足,創造價值。這是我身為老師,想怎樣進行教學、怎樣善用科技工具,當然也希望學生也能夠領會到:他們學習之後,能夠具備這樣的能力跟素養。

2、看人工智慧的相對~人的智慧。也以這個大腦的適當成長發展,還有功能,大腦的運作方式,主要先為自己生存,也為在社會中能夠社會化地成長。會主動或被動地因應採取哪些行動呢?而這些以視覺、聽覺為主的感知,開始在輸入、處理、輸出之間,持續地因應情境挑戰,進而獲得經驗與全身心發展。也許,將來的腦機介面是個機會,不過從物理、資訊、生理、心理到心靈的改變,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甚至終身持續不斷的。

3、在規劃教學設計、營造教學情境前,先認真思考我們想學習多少知識內容、態度與能力?在孩子成長的情境時空機會裡,要他能夠學得多快、多好、促進他的人生又會如何?這些就有賴我們家長跟老師,還有整個社會一起來努力經營和設計。

4、我們以認知、體驗、實作、設計思考,還有情意、專題、素養、協作以及共好整個流程,來設計教與學。這其中的歷程,需要各方資源與支持,也要有評估成效的妥適規劃。其中對於Bloom認知層次、多元智慧、自我導向學習、動機,這些形式轉變出成為PBLl或者是創客活動,也結合108課綱等核心素養目標,或者STEAM。其實都是希望能夠有STS,能夠與世界共同演進的目的。

5、在新興科技來看,現在到未來,已經或即將出現的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物聯網、教育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相信都是為了支持在教室裡、或任何時空下的學習機會,以及教學支持怎麼樣去善用數位槓桿。

6、從老師自己的確保教學有效(ASSURE),由校本看自己當老師的想法跟動機、熱情,我們其實有許多社群,也有各層級的輔導跟專業成長機會,當然,各種社群、獎項裡也看得到許多典範。思考在教室裡面的個人、小組跟全班活動(三角形)的永續經營鋪陳,我們其實提供給學生的大腦去做觀察、感知、描述、分類、探索、操弄,以及協力與創作機會。老師支持的部分,就是提供各種教具,有資源、工具、平台,而且掌握全班的系統動力。在這樣子的機制裡,其實就是提供學生任務跟活動,同時鼓舞學生的動機和熱情能夠自我導向學習持續不斷。

7、我想能夠做到個別化學習分析以及差異化學習支持和決策建議,都需要大數據能夠進一步科學分析、有意義詮釋,以及故事的創造。我想從縣市的規劃,一直到老師個人可為,同時也有那麼多的數位新興科技可以支持,我想即便有各種的網路資源,也要好好整理真正為教學有用,能創造教學多樣性、添加網路教育味,期能圓援源緣,急即及極。

8、回到一開始解決問題,提升滿足,創造價值。那麼,人工智慧到底未來會怎樣?是讓人失去工作、抑或探索真正人才需要做的事?人工智慧可能被人工智慧嗎?或者,我們怎樣以有著人工智慧的心態跟架構,去做我們教人育人的好事呢?

      附上Keystone大圖,繼續參考發想。

attachments/201807/4447419668.png





 

以提問(Questioning)啟動學習!

      提問(Questioning),是學生有力的學習工具。就像之前「論證與探究的系統圖像」裡所畫的~由提問啟動!

attachments/201609/0127397293.jpg

      趁著假期,想提昇自己有關「探究」、「提問」的教學知能,除了複習之前部落格整理的「探究 」資源,也找了幾本書與網頁,先整理其中相關連結。

5 Ways to Help Your Students Become Better Questioners」~讓學生成為更好的發問者,首先是教室氣氛的經營:安全、酷、有趣、獎勵、養成習慣。

1. Make It Safe
2. Make It “Cool”
3. Make It Fun
4. Make It Rewarding
5. Make It Stick

      接著一組兩篇:「A Guide To Questioning In The Classroom」與「8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Ask Great Questions」。
      第一篇先提供一個提問方塊可以在活動中應用,同時將提問的目的分為學業、課程中心、探索,還有自我導向等四種觀點,最後還有個自我導向學習框架六面圖,很值得參考。第二篇的八項策略涵蓋多元媒體與案例,以及提問待完成例句的模板m可立即上手應用。

attachments/201609/3285345328.jpg attachments/201609/5962798054.jpg attachments/201609/8162439286.jpg

      接著,上文延伸的連結閱讀裡,我還找到幾份不錯的資料:

      「20 Questions To Guide Inquiry-Based Learning 」~探究四個過程的20個問題,再找到St Oliver Plunkett Primary School 小學提供的「36 Core Teacher Apps For Inquiry Learning With IPads」~36種探究應用之 iPad Apps,還有份「「A Giant List Of Really Good Essential Questions」~優良基本問題的巨大清單喔,哈哈,Giant!!!

attachments/201609/6195729252.jpg
      最後,是「249 Bloom’s Taxonomy Verbs For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考的Bloom分類249個動詞,還有「14 Brilliant Bloom’s Taxonomy Posters For Teachers」~很酷的Bloom分類海報,也有提問的喔!這兩種很有fu吧~

attachments/201609/5452185893.jpg attachments/201609/7030023240.jpg

      繼續提問、探究、學習!

行動學習教學矩陣圖發想

      行動學習,可以廣義涵蓋於資通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範疇,之前我整理FRAME框架ASSURE教學設計模式 ,應足以做行動學習規劃的參照鷹架。以下是今天在公車上畫的圖像~野人獻曝地期能提供老師app整理與呈現方式。

attachments/201511/3372053308.jpg
     

      藉由雙向矩陣來發想:由左而右看的是學習事件、教學行為,到教學模式,學習任務、校本課程或能力指標描繪,主要是教師、學生在教學過程裡的外顯表現,像翻轉、評量、合作學習等都可以在這裡列出。這樣有個好處先檢視:到底教與學的目標與形式為何?當有了多少、多好的科技設備,又如何可以更快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呢?換言之,要教學得好,並非一定依賴科技;但有了善用科技的機會時,更快更好達成教學目標的機率可以高些、永續些。

      接著,再由上而下,持續列出(也配合將來利用資料庫建置時的新資料添加考量),就是支持教學行動的所有『外掛』~包括實虛混搭的硬體、環境,app各例,配合利用學習素養、領域、主題或時事活動,或者之前以多元智慧Bloom層次 來分類的App呈現方式。

      將來的矩陣交會方格,希望可以看到教學推薦、省思或案例影片,同時有相關活動的發起邀請、報名參與資訊。這樣想著:可以把這樣的方格表豎立起來,以時間軸貫穿過去~看是老師一節課裡的app應用混搭、週備課或校本課程實施,每個時間點都留下對應的學習歷程紀錄與相關省思、社群討論。

      我看科技對教學助益很單純:用來解決問題、提昇滿足,進而創造價值。所以,別讓老師們使用科技時還得面臨許多問題、降低誘因甚至澆熄工作熱情!

      筆記本右頁,再想著家長老師學生到學校教育局與教育部的週捷輪,臨致靈務實策略與願景規劃。從老師一台行動載具,結合教室電腦與單槍開始,到學生個人或小組的多螢運作機會,怎麼符應每個孩子的學習進程(一生一瞬)與個別差異、偏好(一生一世),我想,目前仍要依賴科技介入(Digital)與教師社群互助(Many)數位支持才得以達成這樣的理想吧!
      給老師們建議:看看自己先玩什麼組合,最有CP的槓桿效益,然後再來玩點新嘗試,最後真的能提昇教學滿足與創造價值喔!當然,還有賴於您積極投入自己的專業成長、參與教師社群。
      對於學校、教育局與教育部的專案、政策,雖有績效評核的時間、經費考驗,但終要發揮『以學生為中心』的行動學習派典時,別忘了真正該『以人為中心』才是關鍵~讓老師有心願意投入,讓行政得有施展抱負、支持教學的動力,這樣由上而下、由下至上的良性互動,才更有那種『無縫接軌』的學習新世界喔!

      我還想到:若以這樣的大表方式作為檢核一個學校實施行動學習方案的規劃、實踐與檢核,應該也可以做個定位式的統整分析。

      我更自期:最快半年、最多兩年半搞定。然後我要回去當導師、認真的博士生,來好好陪孩子們享受這一切啊!

初探『智慧教育、智慧校園』

      回頭看兩年前『今天有沒有安排一定的活動?』很有意思,今天認真地『打掃602』、『準備清運多箱』後,依往例在生日這天,認真展望一下自己的新職願景~『智慧教育、智慧校園』。這篇先整理相關連結與圖像。

      從我國『數位學習產業跨域躍升計畫 』網站看到,現正舉辦『智慧校園創意競賽』,從圖像可以看到涵蓋學習、社群、行政、管理、保健與綠能等面向。而從『智慧校園服務系統軟體需求規格建議書』裡的整體架構圖,進一步呈現了裝置層、管理層與服務層。

attachments/201507/1762357415.jpg attachments/201507/7792962159.jpg

      關於智慧服務層的細節,看「經濟部工業局智慧校園計畫」裡的圖像更清楚:

 attachments/201507/4801046888.jpg

      此外,上週我參加『Samsung School智慧教育論壇 』,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三星Smart School系統的功能展現~從數位課程建置、學習環境設備與活動指派、學習互動經營,雖然對外人來說屬於封閉式系統(一定要用三星平板、登入也需要授權帳號),但其功能的完整性仍值得學習。您還可以參考『三星教育應用行動解決方案』。不過,此系統在定位上比較屬於教學層面,以上述智慧校園的規格來看,稱其為智慧教學系統或智慧教室比較貼切。

attachments/201507/1461940257.jpg attachments/201507/1454206037.jpg attachments/201507/2577149704.jpg


      接著我整理一些大陸的文章資訊來探討比較:
創新科技成就“智慧校園”

attachments/201507/8356750273.jpg
      我喜歡這篇『科技成熟→創新研發→智慧服務』的推進呈現,而期刊文章對於『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的論述也有較完整的理念、理想、實務與願景圖像,以下整理一些來學習:

◎智慧設計與其成要素之間的關係~與教學設計的思維依脈相通

attachments/201507/1555242725.jpg

◎以用戶為中心的智慧校園參考模型、智慧教育體系架構~這和國內目前的發展現況大致相同

attachments/201507/2931851595.jpg attachments/201507/7668037588.jpg

◎智慧教學模式~這對教學現場的老師很能引起共鳴吧!

 attachments/201507/2240339702.jpg

◎智慧教育核心圖解及智慧課堂應用教學思路~掌握核心關鍵,運用方法與途徑、善用ICT條件構思最佳教學過程來達成學習目標。  

attachments/201507/0133466117.jpg

◎創新思維能力知識體系及培養結構~左圖就像Bloom階層的涵蓋,右兩圖則是師生教與學的全貌。

attachments/201507/0126106782.jpg

      看著看著又熱血起來了,我對於『學習當下,如何善用感知科技(科技自動、學習者主動以及教師詮釋)來擷取學習歷程、進而運用大數據分析後,再提供個人化學習路徑的安排與教師、同儕引導』之運作覺得最有挑戰!而混成教材與教學活動、學習環境支持,相信在未來智慧教育系統裡也將以多元面貌呈現才是。

為何孩子落後?我們能做什麼?

      這學期博班的第一項作業,是閱讀Charles M. Reigeluth與Brian Beatty的Why Children Are Left Behind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文章,有意思的體驗~最新的作業,正是自己一直醉心的志業哪!正值孩子們期中考前一週(再一次大考他們就畢業了!),寫來也更熱血自己。

      為何有些孩子學習落後?作者首先提出四項原因:
一、他們有未被滿足的需求,繼而阻止或干擾他們的學習。
二、他們缺乏努力學習的動機。
三、他們缺乏相關的基礎知識。
四、他們缺乏有品質的教學來支持他們的學習。
      進而針對每種造成孩子們落後的原因加以描述,再進一步討論我們可以針對各種原因做些什麼。
◎造成孩子們落後的原因
    首先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未能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我們將無法對他們的學習提供任何幫助。若孩子們到學校時挨餓、身體受虐或情緒受挫…,他們就無法學習。除非上述的需求問題得到解決,否則孩子仍會持續落後。
    二是學習動機,因為缺乏動機,學生即使缺少基礎知識與支持而無法學習,他們也不會在乎。雖然大多數孩子剛開始上學時都能興奮地學習,但隨著時間越長,這種興奮逐漸變淡,尤其是在遭遇失敗和尷尬時。這些缺乏動機的兒童,將無心努力學習,也成為落後的主因。
    三是學習的基礎,新的『知識』建立在既有知識之上,『技能』也常常建立在彼此能相通的簡單組成技能之間。此外,『理解』會以基模形式組織起來,成為相關的知識結構,同時,又能進一步促進新的理解產生。當前的教育往往迫使學習較慢的學生尚未精熟此單元時就將他們推進到新的主題,這就導致他們的學習缺口與將來的學習落後。
    第四個問題是學習的支持,即使是最積極和準備好的學習者,也會因為不充分的教學而使得學習變困難,我們目前的教育實踐並未提供每個學生各種以被證明能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成功的學習支持。
◎解決方案與國內作法
    了解四個問題的存在與造成學習落後的關鍵後,作者引用各家學理與派典模型,整理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且說明在學校能負擔的前提下,解決每個問題的建議行動,並利用科技來幫助實踐這些解決方案。以下整理各問題所引用的學理與解決建議,同時印證國內目前已進行的作法:
一、需求的滿足
      作者介紹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低層次需求必須先獲得滿足後,才會投入追求更高層次需求。我們必須提供孩子們足夠的食物、安全感與照護,也必須與家長發展良好的夥伴關係。
      例如『新北市幸福保衛站』計畫,就是結合四大超商作為關懷據點,納入高風險家庭通報網絡,透過超商發現社區內需要幫助之高風險家庭兒少,及時通報,即時提供弱勢學生餐點、資源及服務,以保障其能安心求學及生長發育。
二、提昇學習動機
      作者介紹John Keller的ARCS動機理論模型,說明學校可以影響學生動機的四個面向:注意,相關性,自信和滿意度。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將學習規劃為問題或專題,並賦予學生相當的自主、擁有權。
      目前國內正興起遊戲式學習(Game-based Learning)、自造者(Maker)風潮,讓孩子們在協同合作與科技輔助的機會中,能主動探索、解決問題,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三、 確保穩固的學習基礎
      作者介紹Robert Gagné『學習的先決條件』,藉由階層式分析,可以整合簡單技能的學習以促成複雜技能的獲得;同時也介紹Bloom高層次思考能力,包括學習策略和後設認知能力。我們必須堅持確保學生的學習精熟,並且規劃理想的課程序列。
      現今教育當局會對學生進行學力檢測與後續的補救教學措施,期能確保每位學生具備進入下一學習階段的基礎是穩固的;同時『翻轉教學』、『學習共同體』等教育方案與形式,也都是善用學習時間與同儕互動的設計來促成學生達到學習基礎的精熟。
四、有品質的教學支持
      作者介紹Caine and Caine的12項大腦相容學習原理,強調身體、大腦和心靈統合互動的重要性,有效的學習支持必須兼顧滿足學生情感需求、提昇其自我效能與提供高層次思考的意義探索機會。我們可以應用David Merrill的『教學第一原理』、使用差異化教學方法,並且參考Gardner『多元智慧』理論,為不同能力優勢的學生提供適性的學習與展現機會。並且,一定要堅持確保學生的學習精熟!
      隨著科技發展與普及,我們對於學習環境的規劃也趨向混成式、個別化的行動學習應用,善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大數據(Big Data)的學習分析機制,期待更能在理論的引導與教學中實踐:提供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學習支持與最適發展機會。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時間、人力與科技』的轉變運用,才能真正有效解決孩子學習落後的問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速率,我們不應再要求全部的人用相同的學習時間學習相同數量的知識,要善用時間常數來做到每個人學習的最大化而非只是進行學習成就高下的篩檢。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需著眼於人才和科技根本性的變革。藉由客製化而非標準化的教學來幫助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和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必須改變~學生成為知識工作者,而教師成為管理者和教練;學生合作解決問題或參與引人入勝的專案團隊。教師幫助學生變得更加自我導向學習。此外,若要老師捨棄知識分配與傳遞者的角色,進一步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知識,至少必須發生兩種轉變:科技必須提供學生以獲取知識,同時有精心設計的教學,將差異化教學方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同儕(隊友)在學習過程中也扮演提供回饋和支持彼此的更重要角色。
      在結語中作者連用兩次『Keep in Mind』提醒我們教育問題的本質與科技的功能:教學理論能提供指引這樣的教育新派典,科技也將更有效地應用於學校,但我們仍須謹記那些科技能幫忙解決的問題之本質,並且提醒自己:科技僅是佔有問題解答中的一部分。
      就我自己閱讀本文來看,感動其巧妙地集大成:在四個面向裡分別提到需求、動機、學習條件、認知階層、大腦相容與多元智慧…..,這些都是在我部落格裡曾醉心探索的區塊,以下舉『大腦相容原則』為例,提醒自己在教學設計與專案實踐過程中,也應時刻謹記於心:
*善加建立學習環境
  1.學習因挑戰而提昇其效果。           
  2.情緒是統整學習的關鍵因素。
  3.學習同時牽涉聚焦與廣泛的知覺訊息。
*運用外顯及內蘊的記憶系統
  4.大腦同時處理部分與整體的訊息。
  5.大腦內有一套空間記憶系統,及一套死背的記憶系統。
*協助學生有效處理輸入訊息
  6.大腦是一個平行處理器。   
  7.學習是一全面性的身體活動。
  8.每一個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
  9.當事件儲存於自然的空間記憶系統時,理解與記憶的情況最佳。
*促成意義的形成
  10.意義形成的作用乃是持續發展的。
  11.意義形成的作用經由統整的學習而產生。
  12.學習包含意識及無意識過程。

      此外,藉此機會整理自己曾寫在部落格中的文章,持續研究!
需求與目標 (Maslow)
ARCS動機 (John Keller)
學習條件與教學事件 (Robert Gagné)
認知階層 (Bloom)
大腦相容原則 (Caine and Caine)
教學設計理論模型 (David Merrill)
多元智慧 (Gardner)

『學習共同體』研習後的三角習題1

      上週連續三天的『學習共同體』研習,至今仍在心裡激盪,藉者整理筆記,寫下三角習題1、2。這篇三角習題1談得單純些:上課當下jump、課前課後翻轉串連、以及ICT應用機會。
      因為研習前寫了『三思而行 』,所以在研習中聽到佐藤學教授談及『老師當個好的聆聽者也要三思』,特別有感。只要老師當個好的聆聽者,敞開心胸來聽,孩子看我們認真聆聽,他們也能學會聆聽。教授要我們聽的同時思考這三個問題:
1.思考孩子所講的,是從教科書或其他資料而來?
2.現在孩子的發言,是否與之前其他孩子發言有所相連?
3.立即聯想,這孩子的發言與他之前所說過的、以往的生活經驗有何串連?

      呵呵,這種三思法,真要自我訓練呢!

      研習過程裡,我繞著幾個問題打轉,一方面在後來講授中獲得解答,也可能在現場問答中又產生新的理解;回家後還把教授的書翻看一遍,目的是讓自己可以將既有的教學現場、經驗加以再統整,也再次檢視自己身處的教育價值鏈之網絡和串接。

      先談談學理的筆記:教授花了不少時間強調學習共同體的理論基礎在於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我很喜歡這句描述『學習在個人、小組是手段』;我建議補上思考 『Bloom的認知階層』、『Gardner的多元智慧』以及『Gagne的教學設計與事件』。

      我原本認為:上課當時,如果由討論對話來達成各自的學習理解與共識,好像容易流於『等待或指導低分者(在此我為了方便區隔來看高、低分)』、『由教師給予進度』的限制。研習中才知道有規劃Jump的課程活動(PBL就可以算是)~讓大家針對稍難的問題來進行挑戰。教授提及本來都是高分者指導低分者,這下連高分自己也不懂了,但偶有低分者的無心之語,反而觸發高分者『想通了』,這時,小組的近側發展區之底線可以一起拉高喔!~呵呵,這種感覺很棒,我不禁佩服教授觀察得到並說得如此貼切。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型,有三個主要的活動『教學、觀課、議課』,對於學生而言,幾乎只參與在『教學當下』,因此我覺得可以延伸翻轉學習的概念,拉到課外、課後的時間運用,也得以搭建更完整的學習共同體系統:家長與兄弟姊妹,甚至安親班等,都能納入『學習共同體』中。

       此外,不同的教室類型 在個人、小組或全班教學方式下,還可以因應調整。而ICT的應用,在大多數學習共同體的教室裡看似用得少,但教授也期待他們應該是學習的工具而非僅是教學工具,這樣看的話,502一定可以玩得更好!倒是對於觀課與議課,在教師間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學習,也視同把參與的教師看成學習者的話,同理來推『ICT是學習工具』,就很好詮釋與應用呢!
 
attachments/201311/4251745470.jpg attachments/201311/1532210677.jpg attachments/201311/7961817915.jpg

      邊寫著也想畫畫系統圖像,一如我提到看學習共同體也包含了『學習型組織』的想法,涵蓋了以前寫過的『教育場域的三層、三段思維』,所以接著的三角習題2,準備加上今年的三種新角色混搭來看。
 
 attachments/201311/7573757294.jpg
 
      最後加點小小個人研習奇遇:遇到我三十年前的國中老師耶~害得我研習時哭得希哩嘩啦 ~ 寫著自己當下的感受:我們絕不會期待教過的孩子在廿三十年後相遇還可以記得您對他們的好或兇,但若像今天你自己是那個孩子時,為師的你我該也有著期待與享受教學的幸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