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離開得遠,心靠得近地看自然教室

      畢業生已離開兩週,最近看到幾位回校的孩子,總可以聊上幾句。
      期末,也是職務調整異動後,老師們收拾長物、準備搬遷教室的時間,我也不例外,兩週來可把自然教室與準備室認真整理一番。真要離開這間教室時,才發覺有所依戀、心也貼近著細看每個角落與經歷的時光。

      首先,把自己的書籍、雜誌、剪報、玩具、光碟、樂器等,能送的送,能借放的借放,然後分了幾趟騎機車載回家。

      接著,整理各實驗材料箱與櫥櫃,依主題分類整理,整理或清洗,再擺入櫥櫃中,需要回收與丟棄的,也陸續完成。

      最後,畫了張位置圖,讓接手的老師可以按圖索驥,清出的大空間,也讓老師可以先搬自己的書籍文具進來擺放。

attachments/201206/9852507794.jpg attachments/201206/2732949392.jpg attachments/201206/5324608578.jpg
     

      看看自然教室前、後(哈,最後仍沒勇氣利用縮時攝影來紀錄整理前後的差異~),順便把六年前、這兩年,在這裡發生的點點滴滴(自然99自然100 )回顧一番。

標籤: 自然

如果有機會從金星上看地球與太陽呢?

      再過三天,金星凌日登場。整理一些連結:

*網路天文館『2012年06月06日 金星凌日專區』,整理了相關活動、動畫,有線上轉播與教學海報下載專區,也提供完整資料介紹與國外相關連結喔!

*維基百科『金星凌日

*香港天文台『金星凌日』,我喜歡這張『內行星凌日現象』介紹圖:

attachments/201206/5292766893.jpg

*明勳老師分享的『學習單 』~用Stellarium看即將登場的金星凌日。

*第51屆全國科展第三名的作品『太陽打從西邊出來?-地球與金星上太陽在空中位置變化的情形 』,這是桃園縣華勛國小的師生科展研究成果,研究目的如下:

一、學習操作Stellarium 軟體並發覺Stellarium 軟體的各項功能及用途。
二、利用Stellarium 軟體蒐集地球上世界各地(南北極、赤道、南北回歸線)一年四季代表日中,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的資料,並探討其變化情形。
三、蒐集金星相關的文獻資料,並配合Stellarium 軟體模擬金星上太陽在空中運行的情形。
四、利用Stellarium 軟體蒐集金星上太陽的方位角及高度角的數據資料,並探討其變化情形。
五、綜合歸納地球與金星自轉與公轉情形的差異對太陽在空中位置變化的影響。

      全篇針對地球與金星自轉和公轉的比較與論證解釋非常完整,值得觀摩學習喔!下圖是作品中讓我一看就感動的模型相片:

attachments/201206/9382791081.jpg


      利用星象觀察模擬軟體取得研究數據,繪成分析圖表,並且進一步建立模型加以探討,也是很棒的科學模擬實驗應用呢!當我們從地球看金星凌日時,也來個好問題讓孩子們玩玩也想想吧~那從金星上看地球與太陽呢?當天又會是如何?
標籤: 自然

『ICT融入科學實驗』應用發想

      最近整理一些關於『ICT融入科學實驗』的資料,針對資訊科技工具應用於科學實驗活動的應用,進行一些探討,以下是我發想的邏輯開展考量。
*現場脈絡紀錄、實況再現~數位相機與攝影機
      影像(包含相片、影片)媒體可以呈現事物的表面全貌,做為科學實徵的展現與傳播,有其便利與重要性。現今教學現場,數位相機與攝影機,已非常普及。拜其價位便宜、與電腦結合的應用軟體與網路功能多元之賜,無論是師生自行拍攝紀錄的影像資料,或者從網路公開的影像資料庫可取得的資源,都非常豐富便利。

      加上軟體與網路的應用,在編輯、後製、播放與分享、傳播的應用上,也為科學實驗提供更多助力。利用相片、影片,還可以做為觸發討論、訓練觀察力、替代經驗傳遞等應用。

*實驗變項數據收集、記錄與分析~Probeware(探針軟體)
      操作性科學實驗,最重要的就是原始數據的收集,才能建立實驗操弄與各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找出合理的模型,印證假設的正確性。藉由硬體與軟體、和電腦連結的機會,可以協助實驗變項的數據紀錄與分析。
      探針軟體的組成,具有針對各種科學實驗變項的感測介面,與連結到電腦(包含各種常見載具)後的軟體應用,增加紀錄的精確、效率與即時分析的功能。雖然目前的探針軟體價位仍不低,可以依實際實驗需要選用;不過,有些實驗的創新設計與深入,也可能因為特殊的探針軟體工具與用法而獲得啟發喔!

*戶外、行動研究環境~mobile、GPS應用
      戶外的情境對於特定研究主題(尤其在生命科學、地球科學領域)具有重要的實驗研究價值,如何設計與進行實驗、調查,相對就顯得重要。然而,環境條件並不像實驗室中可以控制掌握,對於研究工具的應用也帶來挑戰。
      相機與攝影機仍是好幫手,再與時間、GPS地理資訊結合,就是很珍貴的研究數據集合。而行動載具的輕便、手持與多功能(結合適合的APP或Probeware),加上無線網路的傳輸應用,都可以在此發揮助力。

*真實世界資料庫~資料庫、公民科學家
      如同上面三類ICT應用於科學實驗的介紹可以發現:科學實驗的收集資料過程往往耗時費事。而若是在無法進行實驗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既有資料庫的資源,由教師設計活動來進行。並且在應用資料過程中,提昇相關的資訊素養與技能。
      藉網路普及之便,可以找到許多科學研究機構公開的科學研究資料,有些研究主題的規模是個人無法進行的,或是實驗數據資料具有時空限制的專屬性,都能藉由這類的『真實世界資料庫』提供合適的資訊。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搭配資料庫,設計可行的小實驗,進行印證與補充。
      此外,還有『公民科學家』概念~參與研究專案,利用個人可貢獻之心力參與研究,集結多人(網友)之力,可以促成研究進展、積累更好的研究資料與成果。

*無法實驗或原理的可視化~電腦模擬
      在現今教學現場的實驗環境、主題與活動中,仍有無法真實進行實驗的部份。藉科學研究資料的完整、電腦科技與網路便利性,目前已有相當豐富的電腦模擬的應用軟體或網站,可以補足這樣的缺憾。
      藉由模擬可以:將科學原理與模型簡化展示、可操弄觀察因果演變、可多元表徵呈現,這些都有助於在實驗活動中應用,與既有實做活動結合或互補。甚至,還可以藉由這樣的模擬系統,進行實驗設計、資料蒐集活動。
      雖然電腦模擬具有很高的便利性,但必須強調不能用來替代原有可以真實進行的實驗喔!此外,教師必須設計與善用這些資源、安排活動,也變得更加重要。

      我們可以針對特定科學實驗議題的特殊性,深入思考ICT設備的軟硬體應用,如何扮演『提供特定功能』與『協助實驗進行』的角色,並且,藉此也有機會發現更適切與創新的實驗設計。當然,各類科技還可以混搭應用,端看教師與學生的實驗設計與過程中的動手做、行動智慧喔!

標籤: 自然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利用這篇整理幾項新聞與網站。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將每年的5月22日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國際官方網站 看到今年的Logo~以各類海生生物圍成一個地球樣貌,訴求『海洋生物多樣性』,也呼應今年的主題『One Ocean~Many Worlds of Life』,在『IDB2012 booklet』(pdf )手冊中,針對各議題還有介紹,光是圖片都很精彩呢!

      在『2012 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diversity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 』,可以看到世界各國(會員國或組織?)共襄盛舉的報討。

attachments/201205/8467324931.jpg


      對於四面環海、自傲於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台灣,今天應受到更多重視才是吧!或許正逢總統連任就職與民眾抗議活動,加上日環蝕天文盛況與南部的豪雨成災,這樣在你我身邊或許不易深刻感受的『多樣性』,也就沒那麼熱鬧了!    

      不過,有幾篇國內新聞報導,提醒我們可以到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二樓參觀『許海洋一個未來』特展,展期自5月22日起至8月31日止。除了介紹台灣與海洋的關係,最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的認識與利用,海洋的現況與問題,海洋的永續經營,及我們能為海洋作些什麼。(好像沒找到有相關的專題網站呢,可惜!)

新聞與網站連結:

2012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許海洋一個未來

海洋沒有未來? 海水酸化、食物鏈恐斷源頭

海洋生物多樣性為何與你我有關?

高雄都會公園「2012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專題 ,有外來種議題的資訊

      也看到新華網這篇『世界各地紀念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報導,看世界各地的活動報導新聞,就活潑有趣許多呢~

標籤: 自然

看日食的另類雲端運算!

      一早起來,天亮著、有雲,盤算著待會看到日環食的機會應該一半一半。抓著相機騎車出發,想找個透過雲微微射出陽光的位置,希望拍到日環食相片。

      整趟拍了100張,其實碰運氣的多~6:12這張,雲的遮光讓相機曝光得恰好,拍到還算完整的日環食~

attachments/201205/6295452206.jpg

      這是在思源路上取景的位置:
attachments/201205/1604903093.jpg


      挑到幾張清楚一些的,都是日偏食的展現:
6:25

attachments/201205/2246044219.jpg

6:37
attachments/201205/9719255586.jpg

6:40

attachments/201205/1931321731.jpg

(相片都有裁切過喔!)

      因為我都沒準備減光用的器材,只要陽光太強,就完全拍不好了,所以說,真的是靠『雲端運算』的運氣啊,哈哈~

      也一起看看中央氣象局的『馬祖日環食影像 』,以及阿簡老師噗分享 日本『金環日食中継 from 京大花山天文台 』喔!

      早自習時間寫部落格的經驗,這還是第一次呢!因為今天有六節課,就可以和孩子們分享了!

標籤: 自然

看「日環食」的金戒指變身直播秀!

      我可以對孩子們這樣說嗎?在各位即將畢業之際,將出現3大天文奇景喔!下週一(5/21)「日環食」、6/4的「月偏食」、以及6/6的「金星凌日」,這樣難得的天文景象,好像提醒著大家也要好好珍惜剩下的相處時光呢!

      雖說看著氣象局網站 :近日滯留鋒面影響的豪雨狀況,雖期待下週一清晨的「日環食」~看來,可能有賴網路直播才能得見吧!

attachments/201205/7923839395.jpg


      在『2012年5月21日臺灣日環食特稿 』中,有詳盡的介紹資訊,也連結了NASA全球日環蝕的大勢圖動畫網站 ),加上Google Map互動地圖 ,氣象局也利用Flash做了一個『臺灣日環食模擬動畫 』,還可以從台灣各地位置模擬日環蝕的景況。

attachments/201205/7854220720.jpg attachments/201205/5977261290.jpg
attachments/201205/9486746817.jpg

       巧的是這次日環蝕發生在五月,您記得『五月天』之前的Google+廣告 吧~大家各自利用不同的載具進行視訊即時團練。呵呵,現在只要各地師生抓起智慧型手機,就可以視訊即時交流了呢!記得提醒孩子們:觀測及拍照都要注意保護眼睛喔!

      我喜歡這個「日環食」比喻~宛如上帝的金戒指,下次再出現的時間可要等到2020年喔!而6/6的「金星凌日」,則更是105年後才會再現。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行政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 』,提供國內各地空氣品質監測站點的集合資料,讓孩子們可以上網使用這種『真實世界的即時科學數據』,進行探索與討論。今天利用電腦教室,讓每個孩子都連到網站自由逛,網路效能不錯。

attachments/201205/5520768087.jpg


      網站裡的資訊豐富,可以配合課堂主題或是小組有興趣探討的議題漸進深入。例如關於空氣污染指標物的介紹(左列功能表的『空氣品質監測→空氣污染指標』)、標準與標色的數值界定,即時各站點的監測數據、圖表呈現等。也有歷史資料以及其他相關資訊的連結,例如沙塵暴、河川與紫外線監測等資訊。此外,還有世界各地空氣品質現況連結喔!

      孩子們對於即時動態的空氣品質濃度圖頗感興趣(左列功能表的『資料查詢與服務→空氣品質測站→空氣品質濃度圖』),我也利用『即時值查詢』的數據,順便玩一下Excel的統計圖繪製,利用折線圖來展現空氣品質的持續演變情況。
 

attachments/201205/8519967367.jpg

      配合最近兩則新聞, 報導中關於政策實施的考量、研究數據解讀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好好討論一番:

*『空品標準 細懸浮微粒納管制 』~環保署公告的修正空氣品質標準,推動PM2.5管制工作,期望提升全體民眾生活環境品質。

*『死於交通空氣污染 英國比車禍高2倍 』~究指出英國交通空氣汙染每年造成近5000人死亡,超過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兩倍。

    

標籤: 自然

科展可以不平板嗎?

      這個想法放了兩年~兩年前台北縣在新莊體育館辦理50屆全國科展 ,我的iPad剛到手,想著一些『科展活動可以利用iPad的新玩法』;而兩年來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普及,這次也有機會帶學生參加新北市科展複審,這回在展覽現場,想著『科展可以不平板嗎?』,主要從兩個角度切入:

      從科展既有的運作模式展望,希望科展活動可以更為多元活潑、豐盛精彩些~不要仍是那麼『平板』;

      以及,在這樣的科技趨勢下,科展活動的各方面進行,有可能自絕於平板電腦與行動載具應用的趨勢嗎?

      本篇先以『評審後的展出』活動當個開始,探討上述第一層的『希望科展不平板』:
      這個現場,明明是多少人努力了許久之後的科學研究作品大觀園:主題知識密集度高,也具備展示環境的走動模式、動腦挑戰特性,實可以善加經營成為教學應用、學生主動投入的場域。
      但實際上,幾十年來,現場仍只有一塊塊的大平板~平面式海報張貼(審查後,學生將作品實物、實驗歷程紀錄都帶回去了),少了人的活絡感,連帶吸引來觀摩作品的人群也少得可憐~ 這樣的展出觀摩,實在無法看到該作品幾個月來的真實精彩再現啊!

      此外,除了實驗過程的筆記資料,一定也有許多相片影音紀錄、討論與行動歷程,若不只是受限比賽規則、評審辦法,應該可以把這些精彩都來個大串連吧!

attachments/201205/5482980637.jpg
attachments/201205/9613985899.jpg attachments/201205/7006608140.jpg

      有著這樣的感慨,也許我貪心太多,希望現場可以提供:
*與展出作品資訊相關
作品陳列與標題地圖
作品主題分類概念圖
作品摘要或全文(提供檢索更好)
實驗方法分析
評審講評或參賽者心得、同儕觀摩心得與建議
有作者介紹或解說員嗎?

*有主題式學習單更好!
可以由下列英雄好漢協助著作提供:作者師生提供、國教輔導團製作、教師社群支援,並整理連結相關學習資源

*結合網路應用機會

提供導覽載具、或自備可以連線、下載資料 

提供全文檢索

QR Code輔助導覽        

配合各類導覽地圖的適地性服務(LBS)   

個人學習偏好建議

社群互動         

票選活動         

留言版、心得徵文

即時活動(現場闖關或線上即時交流)

*對話影音

作品陳述:作者、指導教師的研究心得與感言

評審指導講評、對話答辯

同儕觀摩互動

      總而言之,認真想著『人己、機、際、境』整體運作,科展,真的可以不平板啊!至於從科展研究、歷程紀錄、作品發表、評審應用各方面,也一定有平板電腦與行動載具可以發揮創新力道之處喔!

      另外,一定要補上多年來看林口國中自科社的學長姐返校評審,以及去年看小P、彥文、月鈴與昌宏老師的『全國各區五校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 』所帶給我的感動,當時我筆記寫著:
      這裡提供孩子們進行作品發表與對話討論的空間,看大家對自己的作品之專業分享、論述,也針對他人作品提出質疑、建言的熱鬧與活絡,才更像是『年輕科學家社群』的精彩實況呢!相信,也為原本只是研究、寫作、參賽的科展活動,另外提供了孩子們多元智能成長、同儕網絡互動與難忘的交流回憶吧!將來,更期待如教育噗浪客般~孩子們也能常態地利用網路進行學習交流喔!

      寫到這裡,再補上剛發現阿簡老師的噗分享日本青少年科學祭典 』,哈哈,若是針對科學主題,一起用英語交流....,正是『建立跨國校際交流活動的契機 』的理想呢!相信,有志一同的老師們,一定可以帶孩子們玩在一起!

標籤: 自然 ipad 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