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教室裡的Mindsets!

      Mindset,怎麼翻好呢?參考作者Carol Dweck教授在TED演講「相信你能進步的力量」譯做「思維」,也找到稱為「心態」,我個人偏好後者。以下整理一起買的三本電子書~在教室、學校中,如何促成學生的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而非固著式心態(Fixed Mindset),同時,也趁即將開學,持續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修煉好心態!

Mindsets in the Classroom: Building a Culture of Succes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Schools 

      本書從教室談到學校文化,引導學生批判考,從失敗中學習,建立成長型心態,並且,對於學校同仁專業成長與親職教育也提供參考資訊。

CHAPTER 1 What Are Mindsets, and How Do They Affect the Classroom?
CHAPTER 2 What Are Some Ways to Begin Building a Growth Mindset School Culture?
CHAPTER 3 Why Is a Differentiated. Responsive Classroom Important to a Growth Mindset Culture?
CHAPTER 4 Why Is Critical Thinking Important in a Growth Mindset Class
CHAPTER 5 How Can Students Learn From Failure?
CHAPTER 6 What Messages Should Parents Hear About Growth Mindset?
CHAPTER 7 Can Gifted Education and a Growth Mindset Belief Coexist?
CHAPTER 8 What Are Some Ways to Help Students Adopt a Growth Mindset?
CHAPTER 9 What Are Some Ways School Staff Can Maintain a Growth Mindset School Culture?
CHAPTER 10  Summary

APPENDIX A    Sample Training Plan for Staff Growth Mindse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PPENDIX B    Parent Newsletter Blurbs

第1章  什麼是心態,它們如何影響教室?
第2章  什麼是一些方法開始構建成長心態的學校文化?
第3章  為什麼差異化、反應性的課堂對成長心態文化有重要意義?
第4章  為什麼批判性思維在成長思維的教室中是重要的?
第5章  學生如何從失敗中學習?
第6章  家長應該聽到關於成長思維的哪些訊息?
第7章  資優教育和成長思維的信念能共存嗎?
第8章  有什麼方法幫助學生採用成長心態?
第9章  有什麼方法學校工作人員可以保持成長心態之學校文化?
第10章 總結
附錄A員工成長心態專業發展培訓計劃樣本
附錄B家長介紹小冊

How to Develop Growth Mindsets in the Classroom: The Complete Guide
      本書在教學實務面著墨多,先界定顧著與成長心態後,針對從錯誤中學習、思老、回饋,聚焦於學生的努力與進步,也邀請家長參與。各章都提出25個提問具可供利用,我還要好好譯讀實踐。

Chapter One - Fixed vs Growth
Chapter Two - Getting the Language Right
Chapter Three - Changing How Students Perceive Mistakes
Chapter Four-Targeting Student Effort
Chapter Five - Giving Great Feedback
Chapter Six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Chapter Seven - Creating a Challenge Culture
Chapter Eight - Focussing on Processes
Chapter Nine - Engaging Parents with Growth Mindsets
Chapter Ten - Growth Mindset Questions
Conclusion
第1章   固著與成長
第2章   使用正確語言
第3章   改變學生們如何看待錯誤
第4章   聚焦於學生的努力
第5章   給予好的反饋
第6章   思考關於思考
第7章   創造挑戰的文化
第8章   關注過程
第9章   讓父母參與成長心態
第10章  成長心態提問
結論

The Growth Mindset Coach: A Teacher's Month-by-Month Handbook for Empowering Students to Achieve
      喜歡最後這本的編寫方式~以學年按月行動的作法來描繪,雖不見得一個月只做一件事,但讀起來就是有種搭配教學常軌、循序漸進的契合呢!
Introduction: The Two Mindsets
Chapter 1:  AUGUST; Teaching Is a Practice. Not a Perfection
Chapter 2:  SEPTEMBER; Everyone Can Learn!
Chapter 3:  OCTOBER; My Brain Is Like a Muscle That Grows!
Chapter 4:  NOVEMBER; I Am a Valued Member of This Learning Community
Chapter 5:  DECEMBER; We Love a Challenge!
Chapter 6:  JANUARY; Feedback Is a Gift - Accept It
Chapter 7:  FEBRUARY; A Goal Without a Plan Is Just a Wish
Chapter 8:  MARCH; Mistakes ar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Chapter 9:  APRIL;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not knowing and not knowing yet!
Chapter 10:MAY; I got this!
Chapter 11:JUNE: I can't take care of others if I don't take care of myself
Chapter 12:  JULY; A New Day Is a New Opportunity to Grow
介紹:兩種心態
第1章:八月; 教學是一種實踐,不是完美
第2章:九月; 每個人都可以學習!
第3章:十月; 我的大腦就像成長中的肌肉!
第4章:十一月; 我是這個學習社群的重要成員
第5章:十二月; 我們熱愛挑戰!
第6章:一月; 回饋是一個禮物 - 接受它
第7章:二月; 沒有計劃的目標只是一個願望
第8章:三月; 錯誤是學習的機會
第9章:四月; 不知道和還不知道是不同的!
第10章:五月;我懂了!
第11章:六月;如果我不能照顧自己,我就不能照顧別人
第12章:七月;新的一天是新的成長機會

標籤: Mindset

初三K書~回顧開腦術、藉腦書展望!

      大三那年的大年初三,我第一次將老鼠的腦打開,想研究在下視丘裡頭的抑食中樞,先電燒將它破壞後,再觀察老鼠的進食狀況。(後續過程略談...)

      當時,我有這樣的困惑:我們何時或者可能(?)對於人腦做這樣的操弄.....。後來,我投入視聽教育、科學教育的探索,直到現在資訊融入教學的涉獵,其實都仍保有對大腦的奧秘和不可侵入性的謹慎,來看現在自己的教學作為 ~我的教學與大腦相容嗎?

      近三十年來,伴隨科技進展,對於大腦的研究和瞭解也突飛猛進。對於神經科學的研究,總有種「一窺究竟」的崇敬和期待~能夠多了解大腦運作機制,是否也能對於學習的支持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法?我手邊關於大腦與教學、學習的書,真可以成立專區了,呵呵!最近看這幾本:

 attachments/201701/6128280052.jpg


      但實際上(或者請大家放心),我深知絕不會有「一蹴可及」的教學處方(就像打一針、吃顆藥、照射一下,就學會了、聰明了等等),當前的研究,除了有賴好的工具出現,可能從學習片段進行,容易以「去整體化、去脈絡化」的分析方式解讀,並只有短暫的操弄與觀察改變情形,甚或以特例、障礙的角度來出發。有人稱「教育神經學」,也有「神經教育學」的說法,我想這是想跨界領域結合的過程中一定存在的多元視角與討論空間,仍需在教育與學習現場的老師、多領域研 究者,還有教育政策規劃成員,多方交集、持續激盪與對話。

      直至目前,無論從制式傳統到科技豐富的環境中,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仍是以外塑方式來對於大腦或者對學習歷程,以一種「預想因果關係」、「可操弄模式」在進行著。同時,對於「是否學習成功?」的學習分析研究,從認知神經科學的層面來看,也仍處於起步的探索階段。

      我還是期許自己以盡可能合宜的方式,規劃學習活動、營造學習情境,來最佳化地支持每個孩子獨特的學習時光!同時,維持思辨、鉅視與微觀在每個教學實踐行動中,細心的區別、剖析,然後再決定教學鋪陳與經營策略。

      對於神經科學研究和教育現場結合,我仍保持樂觀與期待,有關大腦與學習的書,再多都不惱人。
 

attachments/201701/5881987400.jpg attachments/201701/9473178892.jpg

attachments/201701/6628446442.jpg attachments/201701/6374682571.jpg

標籤: 大腦

      早上在誠品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Google最熱門的自我成長課程!幫助你創造健康、快樂、成功的人生,在工作、生活上脫胎換骨! 』,映入眼簾第一組字眼是『搜尋、關鍵字、Google』,接著看作者:自許為『Google開心一哥』的陳一鳴~?嘿,竟與宜蘭縣網的一鳴老師同名同姓呢!

      由搜尋起家的Google公司,發展這樣一套『搜尋內心關鍵字』的課程,也頗巧妙呢!從作者與多位名人的合照、到研發這套課程過程中,與許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請益,再到許多學員分享自身改變後的心得,我最喜歡達賴喇嘛給此書的評薦語:

      身而為人,我們都能有正面改變。Google工程師陳一鳴的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巧妙把古老的靜觀禪修與當代的EQ領域結合,告訴我們要避免某些結果,就必須先改變可能的成因。改變了心靈的習慣模式,你就能改變隨之而來的態度與情緒,找到和平與內在的快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

       EQ?對!就是十多年前開始討論的情緒智商,作者也是從丹尼爾.高曼的理論中領略出這樣的靜觀禪修,而且,開發課程、寫作成書的過程中,也都還與丹尼爾.高曼有密切的聯繫互動呢!

      至於靜觀禪修需要多久時間才有效呢?作者以自己的幼女和身為工程師的角色來現身說法:2分鐘已經是專注的限度了,只要持之以恆地練習,短時間也能有大功效!看工程師書寫的語言,邏輯清晰、簡單明瞭,加上對於許多定義的整理也很完整,作者還考量到怕大家讀來沉悶或教條感,還穿插一些幽默詞語和插畫,也頗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看看從各章內容所粹練出來的『關鍵字』:專注、平靜、無限、自我認知、駕馭、成就、同理心、善念,不正也是每個人的大腦運作與時刻可以向自己探索而掛心的念頭嗎?作者想藉著推廣『靜觀禪修』來搜尋內在自我,進而通往世界和平的理想,也與Google想藉由搜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理念不謀而合呢!加上今天新聞看到『Google 推出 Project Loon 計劃 -- 志於將互聯網帶給所有人』,以及美國的稜鏡事件(新聞 ),呵呵,和以前我想著Google應該由聯合國接管或合作經營、Google有機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的想法也愈來愈近了呢!

      從『Mindfulness 中文網站 (正念/正念減壓) 』網站也找到與本書相關的影音資料可供參考喔!

標籤: google 大腦

試譯『大腦可能是天生的遊戲搖桿』

      原文『Nature's joystick may be the brain』,昨天先試提問 ,今天試譯請多指教喔!

      研究Google 眼鏡程式碼的工程師們發現一些隱藏的功能:人們不必說話就能與這樣的穿戴式電腦互動,點個頭可以開啟或關閉眼鏡,眨個眼就能利用眼鏡拍攝照片。
      然而,即使是這些姿勢動作或許不久後也用不上了,很快地,我們可能利用我們的心思,就能與智慧型手機和電腦互動。在幾年內,我們只要想到,就可以把家裡的燈打開,或者,不必把手機從口袋裡拿出來,就能發送電子郵件。更遠的未來,你的機器人助手會端著檸檬水出現在你身邊,只因為它知道你口渴了。
      在MIT Technology Review四月的報導中提到,三星公司新興科技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可以用大腦來控制的平板電腦~利用一個像滑雪帽般、鑲嵌了監測電極的頭套。
      這項科技,通常稱為腦機介面,設計來幫助癱瘓或是其他殘疾的人能與電腦互動或是控制機器手臂,都只要簡單地思考這些行動。很快地,這些科技也將成為消費性電子產品。
      有些初步的讀腦產品已經存在,讓人們玩簡單的遊戲或控制螢幕裡的滑鼠游標。
      加州的NeuroSky公司,最近發布一個藍牙耳機,可以監控腦波的細微變化,讓人們利用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玩一些專注式(concentration-based)的遊戲,例如殭屍追逐、射箭或是閃躲子彈,所有這些應用程式只需用你的頭腦當成搖桿。另一家Emotiv公司也有相關的耳機,能讀取結合著思考、情感和表情的腦波。這個設備可以用來玩類似俄羅斯方塊的遊戲或是藉著思考人們感受的情緒~像快樂、興奮,就能不必輸入關鍵字而能搜尋Flickr圖片。還有個產品Muse,輕巧的無線式頭帶,可以利用app來鍛鍊大腦,強制地讓你專注於螢幕,就像個頭腦健身房。
      汽車製造商也正探索這樣的科技,偵測人們開車打瞌睡時,就利用方向盤發出聲響來喚醒他們。
      「目前的大腦科技,就像試圖從一艘快艇上想聽到足球場裡的談話」John Donoghue~神經學家,布朗腦科學研究所的主任(in Providence, Rhode Island)這樣說「當前要真正明白大腦是怎麼回事,你需要利用手術植入傳感器陣列。」
      換句話說,現在想要讀取大腦,你仍需要在頭裡有塊晶片。
      去年,由Donoghue博士進行的“BrainGate”先驅專案,讓兩位全身癱瘓的患者能藉由電腦感應大腦活動進而控制機械手臂。一位已有15年無法使用手臂的女士,可以利用想像,控制機械手臂運動來讓自己喝飲料。
      不過,或許連裝晶片到頭裡都可能省去了。美國歐巴馬總統今年啟動了the Brain Activity Map專案,目標是建立一個完全的的大腦地圖。
      Miyoung Chun,,分子生物學家,Kavli基金會科學方案的副總裁,正參與這項專案。雖然她表示將需要10年才能完全描繪大腦,但商業公司在兩年內就能製造出新的腦機介面產品。
      「大腦活動地圖專案將提供硬體公司許多新的工具,這將改變我們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Chun博士說。「這將徹底改變一切,從機器植入與神經修復,到電視遙控器將可能成為歷史產物~在可預見的未來,你只要想著就可以切換電視頻道。」
      也有人提出一些擔憂,在Muse網站~一個致力於說服消費者的園地提出,設備不能從人們的腦裡竊取(siphon虹吸?)想法。
      Donoghue 博士指出,即使讀腦科技勢必更加先進,仍然將有新的挑戰,那就是科學家們該如何判別人們是真的想要搜尋特定事物,或者只是不經意地想到某些話題?
      他說:「就像我在餐廳裡想著半熟的牛排,但並不意味著我就要把它當成晚餐。」

標籤: 大腦

大腦可能是天生的遊戲搖桿

      若說文章是作者的自問自答,那麼讀者可以從文章的鋪陳展現,反解提出原本作者的提問嗎?若是如此,若是稍加修改甚至延伸不同問題,然後再來自問自答,那麼,讀者也可以成為新一篇文章的作者嗎?

      有著上面這段像繞口令的想法,是看到今天聯合報『紐約時報精選』文章裡有這篇『Nature's Joystick:The Brain』~大腦:天生的遊戲搖桿,第一段就從Google 眼鏡程式碼的發現開始,吸引了我想一探究竟:Google眼鏡、腦機介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大腦研究的現況與展望。

      搜尋一下網路,找到一模一樣的全文『Nature's joystick may be the brain 』,有興趣的您可以參考。接著,在這篇我想先整理自己猜想作者的『問題』,之後慢慢簡譯文章內容,然後,還想提出不同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一番。

*從Google眼鏡可以觸發哪些對於大腦、電腦介面應用的想像?
*在近、中、遠期裡,我們可以『只用想的』,就能完成哪些事?
*在MIT科技評論報導裡,看到三星實驗室的測試,如何利用大腦來控制平板電腦?
*腦機介面的科技,可以幫助哪些人,而是否也能普及?
*現今已有的產品實例展現了哪些應用?汽車製造商有什麼應用的想法?
*目前對於大腦研究的真實進展如何?有哪些醫療進展讓人振奮?
*相較於在腦內植入晶片,是否美國的『The Brain Activity Map』(wiki)計畫更能帶來新的展望?
*在這樣的研究進展到應用過程中,可能引發哪些擔憂(或誤會)?

      呵呵,自己想問題時,其實又看了一次文章,也發現:說不定不同讀者寫出來的問題會不一樣呢,哈哈~

標籤: google 大腦

大腦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初探

      這本『Executive function in the classroom :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skills for all students 』在上回『38?? 真是夠了!! 』介紹時已借在手邊數月了,而目前有備預約得歸還圖書館,所以今天帶著來高雄參加「應用自由軟體教學經驗分享研討會 」,留在金馬飯店裡準備k此書到明天中午再搭高鐵回台北。

      找到幾篇中文介紹:

心理學家說「EF」是新版「IQ」,只要訓練2年即可擁有!   

Is EF the New IQ?

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中央執行功能與類別學習的個別差異

      我的切入點是從『工作記憶模型與多重表徵 』來看的~如果人類大腦以這樣的共通運作機制與能力表現形式來展現,那麼,『當下的決策、執行與因應』、『對於目標之堅持與自我表現進行調整與監控』,就有著決定個人行為成就的差異吧!我覺得這與『心智習性 』、『成功智力 』也可以一起探討。參考該書,從大腦結構、功能運作,而連結到教學現場的教室運用策略,提及學生可增進的關鍵執行功能領域大致可分為:

    * 組織:organization

    * 完成家庭作業:homework completion

    * 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

    * 寫筆記:note-taking

    * 學習技巧:study skills

    * 衝動控制: impulse control

    *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 規劃技巧planning skills

    * 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

    * 適應力:adaptability

      原先這樣的探討比較多從特殊兒童來切入,但漸漸地也應用於解釋個別差異以及可以藉由學習而獲得提昇的看討。有些圖像我等回台北再整理起來。

標籤: 大腦

教師節看『心智模式』與建模能力

      今天是很特別的教師節,要到師大上課,上午『質的研究』、下午『認知模型與建模』、傍晚到光華商場尋寶。
      下午的課程討論這篇『從科學學習的觀點探討模型與建模能力』,找到讓自己好心動的模型圖呢!
1.外在的實體或現象,利用模型的表徵方式,與內在心智模式建立連結。
attachments/201109/3100708214.jpg


2.以模型為基礎學習的模型(Model-based Learning Model)
      我特別喜歡這個圖,還可以延伸到自己與群體在面對新事物時,考量與持續修正以習得並解決問題的歷程。
attachments/201109/7685795316.jpg

      多年的教師節,買單槍送自己在自然教室用,今天再到光華商場尋寶,加上MBL Model,都還是與平板專案有關~明天再來好好整理。教師節,認真學習很快樂!

看STAR (School Technology Action Report)想大腦ABC!

      因為eSchoolNews的『STAR (School Technology Action Report),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How Current Brain Research Can Improve Education”  』報告(PDF下載 ),我先輕鬆地回想最近看的四部電影:

      『三個傻瓜 』、『心中的小星星 』,都是印度電影(也同一位男主角),談及教育對人的一生之影響;而美國的『藥命效應 』、『猩球崛起 』,談及研發新藥物對於大腦的基因表現與大腦效能的可能影響。這樣,我也增加了看『大腦』、『教與學』、『科技應用』的多元角度。

      在STAR報告『給讀者的信』中提出幾個提醒我們的觀點:
      教育的科技助力並不總是依賴『教室中』的科技應用,也可以借助對於心智運作的研究來幫助老師與學生。
      當今對於腦功能定位與成像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設計更適切的學習情境,協助不同能力、學習風格的學生,還可以及早診斷有潛在風險的自閉症兒童,並且評估線上遊戲對於年輕學習者的好、壞影響。
      這份最新的STAR報告強調『學習科學』~致力於探討當今大腦研究的成果如何促進教育的成效。從eSchoolNews Media的多元資料整理中,涵蓋有新聞故事、個案研究、政策白皮書、產業報告與相關的教育科技應用調查等,可以了解科學家們如何看待學習,也能看到閱讀、體適能運動、多媒體應用對於心智的影響。

      各章還有很多精彩描述與相關提醒原則、資源連結,我先把各章的首頁畫面整理在一起,看起來比較有『認真心跳』的feel吧!
 

attachments/201108/9562645082.jpg attachments/201108/7017966746.jpg attachments/201108/7757192939.jpg


attachments/201108/3387514959.jpg attachments/201108/0292998663.jpg attachments/201108/3318027321.jpg

      此外,最近正重新整理『大腦ABC 』,我大致區隔自己將來分類探討的領域面向,分別從『腦科學研究』、『概念與原則』、『生物基礎』、『功能運作』與『個人
與社會學習』來看,後面的英文字母字頭就是原本的A~Z喔!
 
 attachments/201108/7338981972.jpg
      呵呵,『宜室宜家也威猛 』第一週,果然反璞歸真 得固本有為喔!加油加油!
      趁風雨開始交加之際,偷偷小慶祝一下~ 自五月1日起 ,每天連寫再破百篇了喔!
標籤: 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