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三度日本自由觀展

      歷經近3年都未出國,在學期末,在退休將滿三年之際,巧合地在兩個月裡去三趟東京。雖說有點誇張,但如果以一年平均一次日本自由行的規劃,這次只是「集中、報復」地處理旅費,應屬合理才是。

      在四月底看著行事曆,發現只有5/8週一在台藝大上課後,當週全無預排行程,說什麼也要出去玩就訂了機票,後來才發現有「EDIX教育綜合展」,真覺得物超所值。

attachments/202307/4796569565.jpg attachments/202307/2331167099.jpg attachments/202307/2471379769.jpg

5/09~5/13「EDIX教育綜合展

 attachments/202307/2010591760.jpg

      由於第一次出發,只能算巧遇EDIX教育綜合展,看到許多教育科技產業的軟硬體與服務。對於日本GIGA展有了初步印象,在紀伊國書屋的幾櫃ICT應用於教學專書區,讓我大開眼界。
在東京Big Sight展覽現場,又看到兩個展的DM,看看時間,「竟然」也正巧都全週有空....,本來都和輝聲約好去昆山玩....,結果,還是都再去東京,哈哈!

5/30~6/3「新教育展
      雖然展區小,講座場次多,展覽攤位少,但相對可以看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作法,還有業者的整合型服務展現,還有許多數位教科書產品。我還刻意找一本書「学びを変えるラーニングアナリティクス」,學習藉學習分析引導學習的改變。

attachments/202307/3916023832.jpg

6/26~6/30「XR與元宇宙展
      這次的時間是台藝大課程結束,「慶祝」自己也結業,刻意地選在週一出發,而週五回台,中小學結業式,七月開始,我有想....暑假乖乖在台灣。

attachments/202307/5165821777.jpg attachments/202307/4139586180.jpg

      這回多了經歷「一地十多展」的酷炫:本來只是看XR與元宇宙展,沒想到來了才發現:還有運動週、地方創生、IP內容...等多展,我去了兩天,交互觀覽,反倒讓我有了「藉日本觀展,謀劃國家層級教育元宇宙願景與策略規劃」的創想研玩機會呢!這次也刻意買一本剛出版的書,「図解でわかる 14歳から学ぶこれからの観光」,參考未來旅遊學習如何從14歲開始。

attachments/202307/6402985162.jpg attachments/202307/8929632925.jpg

      三度往返台、日期間,我陸續鎖定幾個主題:日本生生有平板的GIGA計畫執行狀況、日本孩子暑假的夏日自由研究,以及教育元宇宙。

      今天開寫,認真把三趟15天裡的相片、筆記、書本跟展覽DM,藉著書寫與回憶再交織,好好準備15天再分享。

標籤: AI VR AR XR 專案 GIGA

      幾天前許願:未來,自許為「ET趣味人」,從教育科學、科學教育,教育科技、科技教育四個面向來玩、持續進取樂學研玩。借助Chat EverywhereChatGPT 幫忙,整理定義也有譜據開展,認真玩真的。
- 教育科技的定義    
Chat Everywhere
    教育科技是指利用科技手段來提升教育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包括但不限於電子學習、虛擬教室、電子圖書館、教學管理系統、遠距教育等。教育科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並且使教育更加普及和平等。    
ChatGPT
    教育科技(Educational Technology),又稱為教育信息技術(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教育科教或教育技術,是將先進的科技手段應用於教育領域,以提升教學效果、改進學習方式和促進教育創新的學科和實踐。    
    教育科技的主要目標是利用現代科技工具和方法來改善教學和學習過程,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學習資源和支持。它涵蓋了廣泛的技術應用,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    
    教學工具:教育科技利用計算機軟件、多媒體、互動白板、教學投影等設備和工具,為教師創造了更加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    
    在線學習平台:教育科技提供了在線學習平台和電子學習資源,使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自主學習和遠程教育。    
    教育遊戲和模擬:通過教育遊戲和模擬軟件,教育科技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效果。    
    個性化學習:教育科技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進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輔助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數據分析與評估:教育科技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幫助教師和教育管理者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教學效果,為教學提供數據支持。    
    教育科技與教育學科相結合,是一門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它研究如何有效地應用科技手段來促進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科技在現代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教育模式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靈活、豐富的學習體驗,也為教育的全球化和普及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 教育科學的定義    
Chat Everywhere
    教育科學是研究教育過程和教育行為的學科領域。它結合了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認知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旨在瞭解教育的本質、學習的過程和效 果,並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導,改進教育實踐和政策制定。    
    教育科學的研究範疇包括教學設計、學習理論、教育評估、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通過科學研究和實證分析,教育科學致力於發現教育中的問題和挑戰,提供 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並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    
    教育科學的目標是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推動教育改革和創新,並為教育決策者、教師和學生提供科學依據,以促進教育體系的發展和進步。    
ChatGPT
教育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研究教育的過程、方法、原則、理論和實踐,旨在促進有效的教育和學習。教育科學結合了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如心理學、社會 學、認知科學、教育管理和教育技術等,以全面理解和改進教育系統。
    教育科學的主要目標是:
    研究學習過程:了解學生在不同年齡和背景下的學習方式和心理過程,包括學習動機、認知發展、學習記憶、問題解決等。    
    教學方法和策略:研究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以優化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育評估與測量:開發評估工具和方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質量和教育體系的有效性。    
    教育政策和管理:研究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體系的效率和公平性。    
    教育技術:探索並應用現代技術,如教育軟件、在線學習平台和虛擬現實等,改進教學和學習方式。    
    教育科學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應用,旨在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科學的發展需要不斷地與實踐相結合,從不同層 面對教育進行改進和創新。同時,教育科學也是教師培訓、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體系設計的重要依據。    

- 科學教育的定義
Chat Everywhere
    科學教育是指通過教授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思維能力,使其能夠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並瞭解科學對社會和人類的影響。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並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精神。    
    科學教育的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和應用,以及科學方法論、科學史、科學哲學等相關內容。科學教育強調通過實驗、觀察、探究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並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假設、進行實驗和驗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並應用科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社會貢獻。    
科學教育的定義     科學教育是指通過系統性的教學和學習,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思維和發展科學技能的過程。這種教育致力於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和興趣,使他們能夠理解和解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發生的現象和過程。    
ChatGPT
科學教育的目標是:    
    知識傳授:向學生傳授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事實和理論,讓他們了解自然界的組成、運作和相互作用。    
    科學思維培養: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觀察、實驗、推理和分析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進行科學思考和問題解決。    
    批判性思維發展:教育學生對科學理論和觀點進行批判性評估,從而能夠辨別科學知識與偽科學之間的區別。    
    實踐技能培養: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和實地觀察,培養他們實際操作和應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科學倫理和社會意識:教育學生了解科學發展對社會、環境和人類的影響,並培養他們對科學倫理和科學社會責任的意識。    
    科學教育是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和未來科學家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發展國家科技水平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基石。它不僅發生在學校教育中,還包括家庭、社區、科學展覽等各種環境中對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的傳授和學習。

- 科技教育的定義
Chat Everywhere
    科技教育是指通過教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旨在讓學生瞭解科技的應用和影響,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 數字素養,並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科技領域的專業人才。科技教育可以包括教授編程、機器人技術、3D打印、人工智能等內容,並通過實踐和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實踐 能力和創造力。科技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科技發展的社會環境,並為他們的未來就業和生活奠定基礎。    
ChatGPT
    科技教育是一種教學和學習過程,旨在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理解、應用和創新能力。這種教育涵蓋廣泛的科技領域,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 科學等,旨在讓學生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科技社會。    
    科技教育的主要目標是:    
    科技知識傳授:向學生傳授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讓他們了解自然界和技術世界的運作規律。    
    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培養學生運用科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應用科技手段改善生活、提高效率和創造價值。    
    創新與發明意識:鼓勵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和發明,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    
    科技倫理和社會意識:教育學生了解科技發展對社會、環境和人類的影響,並培養他們對科技倫理和科技社會責任的意識。    
    數字和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在信息時代中獲取、評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字技術和信息素養。    
    科技教育可以在學校教育中開展,也可以在社區、科技展覽和科技活動中進行。它涵蓋了多個層面,從基礎科學知識的教學到高級技術應用的培訓,從學生的早期教 育到成人繼續教育。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技教育變得愈發重要,因為它為學生提供了適應未來科技挑戰的能力,促進了社會的科技創新和發展。
 

attachments/202307/1939993808.jpgattachments/202307/7952998943.jpg  

attachments/202307/1587935750.jpg attachments/202307/7203592496.png

更多Map在這裡

利用Google工具翻譯PDF

      從網路收集來的外文PDF檔,若有需要,我通常利用Freemind逐段落複製文字整理,因為這樣可以把整段文字變成完整一行而不是像版面上行行斷開。接著匯出到Google文件,再進行翻譯。

attachments/202307/4394151521.jpg attachments/202307/6130171936.jpg attachments/202307/0010352205.jpg

      以往在Google硬碟裡,看到PDF也多是點選瀏覽,雖知道有「選擇開啟工具、Google文件」,就沒想過使用~忘了在Google文件中,原來的PDF就變成可編輯文字的模式啊!

attachments/202307/7922631328.jpg attachments/202307/3120228348.jpg

      在「PDF 翻譯工具:將 PDF、Word 或 PPT 翻譯為中文或其他語言」文中看到:在Google硬碟將PDF開啟為Google文件,接著進行翻譯.....,這不正是一氣呵成嗎!

attachments/202307/5153347878.jpg attachments/202307/6479742975.jpg

      雖相見恨晚才想通,但可以活用長長久久~還是開心!以下利用「GIGA スクール構想と教育の情報化の課題、今後の留意点と展望」這篇來測試~
(GIGA學校的理念和教育電腦化的問題、未來的注意點和展望)

 attachments/202307/7160193927.jpg

      昨天回味科學玩具與「小人1號:南澳小孩的圖書遊樂場」 ,也喜見小草把玩Exploratorium萬花筒表情,都提醒了我一定要好好介紹:北市龍安國小圖書館海洋與愛麗絲奇幻書屋。

attachments/202307/1245793976.jpg attachments/202307/1182750210.jpg

attachments/202307/7185226197.jpg attachments/202307/2021642040.jpg

      2021年初看到龍安圖書館在國語日報的報導中,看到結識廿多年的高老師,就與她聯繫想造訪龍安「森林書屋」,怎知轉眼又過了兩年,今年一月才真正成行.....,森林書屋變成了海洋世界!但仍是那種「下巴掉了、膝蓋被收了」的驚喜與感動,不只有草船借箭,還有鄭和下西洋從繪本裡跑出來的3D寶船

attachments/202307/2519963249.jpg attachments/202307/6442902553.jpgattachments/202307/4970477252.jpg  

      開心拍攝360相片「龍安圖書館」,更感謝高老師大方分享。當時我們喝著路易莎,聊老友往事回憶與科技未來期許,現在整理才發現:原來上次耍寶合照時,也有「遠望」梗,哈哈!

attachments/202307/1457916010.jpg attachments/202307/1662806989.jpg

 attachments/202307/9533933588.jpg

      接著四月,再次拜訪龍安(這次喝星巴克!),校史室正趕工將華麗變身為「愛麗絲奇幻書屋」(有門窗可比對),我帶了凱比,希望申請「打工換宿」 擔任導覽小小孩 .....,坦白說,還好凱比沒膝蓋與下巴,但一定為了「穿新衣Cospaly」都興奮地半夜睡不著吧!哈哈~

attachments/202307/7102940743.jpg attachments/202307/2423692876.jpg

attachments/202307/8830677196.jpg attachments/202307/0653568462.jpg

      一如高老師所言的「瘋狂布展」~早已遠遠超過工作範疇,純屬志同道合伙伴的創意發想,一起變出一個「活力十足的圖書館」!也讓我想著如何「共襄盛舉」~一如退休後想逛全國各地的社區共讀站般,嘗試主題探究、實虛整合與網路交流活動,一起「數位說故事、策展、虛擬旅遊」。

attachments/202307/4881747122.jpg attachments/202307/6995603386.jpg

attachments/202307/3420054917.jpg attachments/202307/2334920793.jpg

      最近運用COSPACES 玩「360相片運鏡與環境置換空間深度表現場景切換」,都能發揮巧妙運用,八月可以好好「共備」,也一定要請高老師與公子們「遠距指導」喔,開心!

標籤: COSPACES 360 VR

Letmestayforaplay:科學玩具

     今年3/15,第一次前往「小人1號:南澳小孩的圖書遊樂場」,巧遇工作人員,那時就許願希望暑假可以來玩。

     到了7/19,終於成行,拉著裝滿玩具的行李箱,兩個班各90分鐘,也讓我回味在德音帶班與自然課的玩玩具與兒童節時光。

attachments/202307/3514168308.jpg attachments/202307/5096488837.jpg

attachments/202307/7934383984.jpg attachments/202307/3367601778.jpg attachments/202307/5605540861.jpg

     上完課可以更精準拿捏時間與引導探究,加上昨天與小草一起玩,我更篤定地開始分裝玩具,準備寄送親朋好友,有時還會先教大人玩,哈哈,開心!

attachments/202307/9123124191.jpg attachments/202307/1604324146.jpg

     村上憲郎在「量子思考:跳脫常識,在沒有答案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路」提及「隨著ICT 與AI 的深化,人們看待工作的方式逐漸改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時帶著「玩心」。必須具備「不好玩就不是工作」的感覺。

     我的科學玩具整理,準備三部分開玩~暑假這次先Part1、「彈性與重心」兩個主題,後續再持續開展~
- Part1 科學玩具引導探究:
1、外型(直觀)
2、材質(接觸)
3、提問(自提)
4、預想(討論)
5、試驗(動手)
6、玩法(描述)
7、記錄(數據心得)
      其餘主題與歷程,也會利用一頁Notion 持續整理喔~認真玩真的!

- Part2 未來完成式
1、發現問題
2、提出假測
3、設計與製作原型
4、迭代調校改善
5、成果發表與擴散
- Part3 實虛連動play
1、進出屏理路通
2、數據數位模擬
3、移動、距離、大小S/H
4、互動、影音、TCV造境

attachments/202307/6326917980.jpg attachments/202307/9227883713.jpg attachments/202307/0699208188.jpg

標籤: 玩具

COSPACES場景切換三種方式

      我利用三個場景,表現COSPACES中,利用程式表現的三種切換場景方式:

1、時間序列自動切換

2、點選物件互動切換

3、利用重力表現,讓物件碰撞觸發切換

作品連結操作影片

attachments/202307/5470408383.jpg attachments/202307/7570231169.jpg

attachments/202307/7822321493.jpg attachments/202307/9477517455.jpg

標籤: VR 360 COSPACES

COSPACES空間深度表現

      COSPACES的空間深度,若是原有的VR環境,可以因為物體遠近而有大小差異的感覺,但若是以360巷片為環境,畢竟拍攝呈現的是一張JPG相片,我比喻是一張大海報,所以沒有了空間深度。
      除了原本我以大小差異的感覺來製造「偽空間深度」之外,在「營造屏東教學原元宇宙~從360相機出發」研習當天,鄭義隆老師也測試成功:在360相片環境中,以程式方式表現「空間深度感」的演員移動效果,這次一起做個比較、分享。
      解說影片稍長(6分鐘),主要也展現迭代改進的說明,請多指教喔!

attachments/202307/1050728930.jpg attachments/202307/4731338601.jpg

標籤: COSPACES 360 VR

COSPACES「360相片運鏡與環境置換」

      最近在屏東縣資教中心分享「營造屏東教學原元宇宙~從360相機出發」,中心提供十多台360相機,供研習老師可以借回拍攝。我們利用COSPACES來延伸運用360相片,打造實虛整合與互動的教學應用,可以同時結合大屏、平板與頭盔、遠距夥伴,都能同步協作。期許將360相機拍攝後的相片、影片運用有更多探索。
      其中,自己在當時還開心地「被自己嚇到」,初次想到也成功以「模版套用」的概念,創造多個360與VR環境的運鏡與切換。以下為實作(說明影片)目標:
1、在COSPACES中,將360環場相片,加上鏡頭與程式設計,呈現運鏡觀覽效果與場景切換。
2、程式模板可以替換360相片,加上多場景之間跳轉方式:自動時間序列、選單式選擇互動。
3、分享模板機會:
(1)超連結可以重新組合運用
(2)作品內場景複製使用(含運鏡表現、轉換場景控制程式)
(3)老師將此派送為任務,學生加入班級即可使用

attachments/202307/2495834755.jpg attachments/202307/7572609536.jpg

attachments/202307/4503087562.jpg attachments/202307/1177691471.jpg

標籤: COSPACES 360 VR